骤雨打新荷
» 游客:  注册 | 登录 | 会员 | 社区银行 | 股票中心 | 帮助

 

作者:
标题: 我四十年前的下乡经历------ 巨款失而复得 上一主题 | 下一主题
暗香盈袖
中级用户




积分 706
发帖 218
注册 2005-8-7
状态 离线
#1  我四十年前的下乡经历------ 巨款失而复得

1975年,我23岁,在黑龙江绥滨农场15连已干了5年多。虽说快过年了,但因连队生产任务忙许多知青不能回家,只能往家寄点钱表示心意。我连所处位置比较偏僻,到团部36里,到绥滨县城有100多里。那时连队没什么交通工具,出门就靠一台胶轮拖拉机(罗马28)。当时请假寄钱很难得到批准,于是大家就找我帮忙。那时我担任司务长,经常外出采购生活用品。

    年根的一天,我背着军用书包,里面是近3000元钱,满载着37名知青对父母的一片孝心(那是大家几个月的工资啊),和驾驶员邹永成、机务排老职工李洪声、哈尔滨知青张树林(外号老驴)、上海知青吴立民等,大早2点就出发了。那时北大荒冬天非常寒冷,经常零下30多摄氏度。我们7个人挤进舵楼(车头)里,虽没暖气,还到处撒气露风,和站在露天拖车上相比,仍然不知要强多少倍。拖拉机颠簸得厉害,道路又崎岖不平,不一会儿我们就进入梦乡。车过团部后,在向绥滨县城行走的中途我突然被冻醒了,迷迷糊糊中,我下意识地一伸手,不禁大吃一惊——感到腿上空荡荡的,一直抱着的军用书包不见了!我顿时惊出一身冷汗,后脊梁发凉。“天哪,我的书包哪去了!”我的叫声把大家吓了一跳。我告诉大家,书包里的近3000元钱是大家托我寄回家的,现在丢了可如何是好?要知道,当时我们每月才32元工资,这笔钱相当我100个月的工资,我不吃不喝也得还8年多啊!我知道闯下大祸了,忧心如焚。这时大家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,于是马上停车摘下拖车,驾驶员邹永成掉转车头,里面坐着李洪声、老驴和我往回找,其他人原地等待。  

    嘟嘟嘟嘟,返回路上,我们把车速开到极限,黢黑的天伸手不见五指。我们四人顺着车灯柱拼命睁大眼睛往前寻觅,光秃秃的公路上白花花的,什么东西也没有。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,我的心紧揪着。20分钟过去了,还是没有结果,这时的我几乎绝望了:那么多钱,谁拾到都是一笔巨款啊!有多少人捡后能上交呢?我能有那么幸运,碰到好人捡到书包还我吗?就在这时,老驴突然手指前方说:“宝龙你看,前面那个黄书包是不是你的?”啊!真找到啦?我大喜过望,车一停我赶紧推门下车,一眼看见了我的书包!当时的心情可说任何语言也难以形容。钱还在不在?我颤颤巍巍抓起书包,沉甸甸,鼓囊囊,没错!钱还在!顿时一股热流涌遍全身:我好幸运啊!我情不自禁高兴得跳了起来,大声喊道:“钱还在!钱还在!”巨大的喜悦让大家忘记了刺骨的寒风,欢乐写在每个人的脸上。李洪声摸着我的脸高兴地说:“你小子运气真好,钱掉了这么长时间还能捡回来,大概是今儿天太冷又起早的缘故,公路上那么长时间没过车,一个行人也没有,真是运气。”

    之后,我们如释重负,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重返绥滨县城。车往回开了还不到五分钟,就看见一辆赶早的马车与我们擦身而过。我心想好悬啊!万一被人捡去别说很可能不还,就算将来还我这段时间急也着大了,今个儿还白来一趟。这时已是五更天,天开始麻麻亮了(当地纬度高,天亮的早)。我们到绥滨县城前,先到屯子里用面粉向老乡换了600公斤大米(25公斤面粉换20公斤大米),然后去邮局帮大家汇款。我和吴立民二人光写汇款单就写了将近半小时,总算胜利完成任务。不久前我回绥滨农场15队看望老职工,邹永成、李洪声两人问我还记不记的这件事,我说这件事让我刻骨铭心,怎么可能忘记呢!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07.12.11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(此篇文章将在07年12月中旬在北京晚报上登出。)




2008-4-19 08:48
查看资料  发短消息   编辑帖子  引用回复


可打印版本 | 推荐给朋友 | 订阅主题 | 收藏主题



论坛跳转:  



[ 联系我们 - 骤雨打新荷 ]

Powered by Discuz! 2.5 © 2001-2005 Comsenz Technology Ltd.